電視不會消亡 智能家庭生態已成風口

作者:影視 来源:房產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11-02 01:09:35 评论数:
  導讀:和功能型手機被智能手機迅速取代一樣,傳統電視的領地正在被互聯網電視(OTT TV)所侵蝕。

  群邑、奧維雲網、AdMaster等調研機會聯合發布的《2017OTT廣告投放指南》顯示,2017年上半年,OTT終端(包括智能電視與盒子)保有量達到2.34億台,與2016年相比增加2121萬台,達到有線電視保有量的80%。OTT激活量達到1.26億台,達到有線電視繳費用戶的66%。預計到2020年,OTT終端保有量突破4億台,OTT激活戶數有望於有線電視繳費戶數追平,實現收視格局的真正逆轉。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半年,OTT廣告保持爆發式增長,僅半年時間就完成了2016年全年的量,達到10億元,預計到2020年,OTT終端的廣告規模將會達到160億元。到了2018年3月,國內智能電視日均開機率已經達到40%,日均活躍用戶首次突破5000萬。


  海信聚好看係統部分資源

  電視不再隻是電視

  “傳統電視”是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麵和音頻信號的設備,僅能承擔接受信號以及輸出音頻、視頻信號的作用。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接入,電視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統電視由於受到線纜和電視台的控製,用戶對於電視節目基本沒有任何點播選項,隻能在特定時間觀看特定的電視節目。一旦錯過,隻能等待下一次重播。而智能電視的出現則把電視內容的選擇權釋放給用戶,用戶可以在任意時間收看任意節目,即便是錯過的直播節目,隨後都可以在智能電視上觀看。

  直播型電視台的作用已經不再重要,電視搖身一變,從播放器成為了內容交互界麵的終端。而互聯網分享的便利性,也讓用戶完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觸,甚至可以像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一樣通過電視機進行視頻內容的上行輸出。

  另外,人機交互方式也在發生巨變。早期的CRT黑白電視,開關、調節鍵、調台旋鈕固定在電視機前方,由於當時電視尚屬於稀缺物品,電視台少,同時電視機尺寸小,需要近距離觀看,因此采用旋鈕的方式控製不會影響效率。然而彩色電視出現,電視台逐漸增加,電視機尺寸變大,也隨之帶來了遠紅外無線遙控器,控製按鍵達二三十個之多,功能相對齊全。

  當智能電視出現,電視交互也變得智能化。電視交互模式標準11鍵遙控器變成了主流的遙控器。采用RF射頻作為無線通信,讓遙控器的形狀、按鍵種類、控製對象的種類等各方麵都發生了改變。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機交互已經不再單一地依靠遙控器,手機、語音等等開始成為更加簡便的交互方式,而用戶也由控製電視,轉變成參與。

  電視借由人工智能進入智能家居生態圈,成為了其中重要的一環。以穀歌助手為例,雖然穀歌助手以語音助手的身份進入電視操作係統中,但實際上,在國外穀歌助手幾乎無處不在。在智能家居方麵,它可以連接超過1000款智能家電,並對家電進行控製,如開關燈或調解空調溫度、濕度等。在汽車上,穀歌助手可以進入車載係統Android Auto上,實現聽音樂、查路線,還能夠和用戶的手機屏幕實現互聯等等。甚至,用戶在家裏,還能夠通過電視機與汽車互聯,實時觀測行駛狀況。

  而人工智能之所以為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就是學習能力,比如記憶用戶開關燈的規律,並在一段時間後,無需用戶進行任何的操作,就會按照用戶習慣自行開關燈等等。


  海信聚好看係統部分資源

  內容+服務 電視產業需要更多想象力

  2013年,樂視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依托背後的樂視網,侵入電視市場。可自由選擇的內容和智能化的係統,在當時幾乎可以預見互聯網電視將會成為電視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在這種背景之下,傳統電視廠商紛紛開始打造全新的互聯網電視新品牌,企圖在互聯網電視進入早期分城掠地,搶占份額。

  當時TCL推出旗下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創維推出酷開等等,互聯網企業也不甘落後,以小米為代表的一係列廠商也陸續推出互聯網電視。隨後以風行電視為代表的國家隊也進入戰局。一時間互聯網電視淪為激烈戰場,價格戰四起,大有讓電視市場變為焦土的氣勢。

  實際上,經過一輪激烈的交手後,電視機傳統的盈利模式已經悄然發生改變。過去以硬件為主要收入的模式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內容變現。這就導致了電視市場,虧本賣硬件,然後通過付費服務以及廣告收入盈利的現狀。基於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比傳統的硬件盈利實際上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同時擁有更大的藍海。

  前文提到的《2017OTT廣告投放指南》顯示,OTT大屏用戶中,同時使用網絡視頻的用戶占比為71%,根據這一數據計算,OTT大屏獨占用戶為1億人,占到15%的份額,而廣告規模卻遠小於網絡視頻和有線電視,這意味著,OTT有大部分廣告區域未被覆蓋,也就是說,OTT的廣告開發潛力巨大。

  同時隨著傳統電視日活規模的不斷下降,智能電視日活規模不斷上升。點播端用戶日活在點播加直播所有用戶中的占比在以每年3%的增幅增長,到2020年OTT獨占用戶預計占到全TV的20%,屆時,原本投放於有線電視的部分廣告需求,將會流向OTT,進而形成龐大的廣告市場。

  嗅到這一風向的電視廠商,已經在內容端和服務端布局。



  廣告

  近日,創維電視官方發布《關於“酷開”品牌電視業務平移整合至創維全球電商中心的說明》表示,酷開網絡從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剝離電視業務,專注構建開放統一的超級智能生態。酷開超級生態的核心是係統支持,根基是廣告收入。酷開網絡旗下最核心資產酷開係統以廣電總局TVOS為基礎,已經在為創維電視、酷開電視,以及飛利浦電視、鬆下電視、熊貓電視、等16個非酷開品牌進行服務。

  同時將目光放在智能電視生態的還有TCL集團旗下從事智能電視平台運營業務的子公司雷鳥科技。該公司近日獲得京東戰略投資,而此前亦曾獲得騰訊的等巨頭的戰略投資。

  不可否認的是,在移動智能設備的衝擊之下,電視的地位實際上已經被弱化。然而,不僅是電視的尺寸在越做越大,電視產業本身也在做大,作為智能生態的一個可選入口,在智能家居中成為關鍵一環,又或者是打造電視超級生態。實際上,電視業務依然大有可為。